四川话耙耳朵的意思是指怕老婆的男人,意思是耳根软、怕老婆、妻管严的意思。
据说是因男子婚后常常被老婆揪耳朵,后来耙耳朵就流传开来。因为四川气候温和,所以四川男人性格也是如此,而爱吃辣椒的女性则显得稍微强势一点,所以四川男人耙耳朵的说法就流行起来。
四川话的耙耳朵是什么意思
耙耳朵原为火巴耳朵,是四川、重庆等地区的方言,意思是被火烧得很软很烂,多指丈夫对妻子言听计从,但是这也不是个贬义词,通常耙耳朵的丈夫才是懂得心疼妻子的好男人,对于家庭的美好和谐也是做出了很大的贡献。
川渝地区气候温和,但是湿气过重,吃辣椒可以祛湿避寒防止关节炎,所以这也就造就了人们性格的火辣和刚强,特别是女人要强势一点,喜欢把控局面,一般家政大全也都在女人手中,但是对于知道疼人的好丈夫而言这些都没有什么。
俗话说“打是亲骂是爱”,老婆的揪耳朵和严格管理也是夫妻恩爱的表现,如果没有感情谁有会去在意听话不听话呢?能扛得住耙耳朵的男人家庭也应该都很幸福美满吧。
为什么有“四川的男人是耙耳朵”的说法?
耙耳朵这个词,最初的意思仅仅是指四川(当时还有重庆)男人对老婆好,尊重老婆的意见,男女分工合作,共同建设家庭。一开始这是个褒义词,凡是说某某男的是个“耙耳朵”的,背后的意思是夫妻关系和睦,家庭生活幸福。
不知道啥时候起,感觉就是最近十年吧,这个词变味了,耙耳朵成了男人没本事、没地位的代名词,因为没本事,所以挣不到大钱;因为挣不到大钱,所以在家里没地位;因为在家里没地位,只有被老婆指着鼻子骂,叫干啥干啥,还衍生出了各种升级版,跪键盘、跪搓衣板、跪榴莲等等。综合下来就一个意思,这个男人没出息。
时至今日,耙耳朵在四川,起码在成都地区,已经是个中性偏贬义的词了。现在如果评价一个男人用上耙耳朵这个词,大概率他是不会觉得高兴的。起码我是不承认我是个耙耳朵男人的,平时在家里我和我老婆也是分工合作,地位平等,大事我做主,小事她决定。
至于为什么耙耳朵这个词从褒义词变成了贬义词,这个原因就复杂了,就不展开深入讨论了,免得又扯到什么男权女权之类的话题上去了。